孕產(chǎn)專題
嬰兒鵝口瘡治療,、護理及預防
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,,是嬰幼兒常見的口腔炎,尤其在新生兒期該病較為常見,。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膚上,、腸道、陰道寄生,。鵝口瘡多由于乳具消毒不嚴,,乳母奶頭不潔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;也可在出生時經(jīng)產(chǎn)道感染;或見于腹瀉、使用廣譜抗菌素,、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的患兒,。
鵝口瘡治療
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,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(diào)勻,,或用每片制霉菌素加10毫升涼開水調(diào)勻,,涂搽在創(chuàng)面上,,嚴重時每4小時用藥一次,療效顯著,。
鵝口瘡護理
1,、涂抹藥物 寶寶出現(xiàn)鵝口瘡時,新媽媽可用2%蘇打水清洗乳寶寶患處,,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腔;每日需堅持3~5次,,一般輕癥乳寶寶涂藥2~3次就可以治愈。涂藥時不要吃奶或喝水,,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藥,,以免沖掉口腔中的藥物。鵝口瘡不易拭去,,強行去除,,其下方可見不出血的紅色創(chuàng)面。
2,、清洗乳房 鵝口瘡主要通過霉菌傳播,,新媽媽在喂奶前應用溫開水洗乳頭,保持乳頭衛(wèi)生,。如為人工喂養(yǎng),,要注意奶瓶,奶嘴的消毒,。
3,、口腔清潔 注意寶寶口腔衛(wèi)生,喂奶后,,新媽媽可以給寶寶喂些溫開水以清潔寶寶口腔,,使霉菌不易生長和繁殖。但不要用棉簽或紗布用力去擦寶寶稚嫩的口腔粘膜,。
4,、喂奶時間控制 寶寶患鵝口瘡時,新媽媽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時間,,每次喂食時間都不要超過20分鐘,,同時避免使用安撫奶嘴。
鵝口瘡預防
1.產(chǎn)婦有霉菌性陰道炎的要積極治療,,切斷傳染途徑,。 2.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干凈后再蒸10~15分鐘。 3.哺乳期的母親在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;而且應經(jīng)常洗澡,、換內(nèi)衣,、剪指甲,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,。 4.對于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,、晾曬;寶寶的洗漱用具盡量和家長的分開,,并定期消毒。 5.幼兒應經(jīng)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,,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,。 6.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的嬰幼兒,用具一定要分開,,不可混用。 7.應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,。
上一篇: 高齡產(chǎn)婦,,請注意,!
下一篇: 孩子發(fā)燒了家長該怎么辦